创新共享空间品牌 WeWork 在 2019 年宣布进军台湾,并在台北核心商圈信义区打造 8 层楼、各种规模的空间,在当时被台湾媒体誉为「全台最美办公室」。然而,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,WeWork 最快会在下周于纽泽西州申请 Chapter 11 破产保护。
Wework曾被喻为全台最美办公室|Source:Wework官网市值最高达近500亿美元
WeWork 成立于 2010 年,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,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,许多办公大楼处于闲置状态。这个时期,自由工作者和新创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,这些人和企业需要具有弹性的办公空间,WeWork 的初衷是填补这一市场需求的空白,截至去年年底,WeWork 已经在全球 39 个国家建立了 779 个办公场所,吸引了超过 50 万名会员。
在 2019 年,WeWork 声名大噪,甚至被认为是仅次于 Uber 的「最有价值新创」,当时它成功吸引了来自日本软银(SoftBank)的 200 亿美元投资,使其估值达到惊人的 470 亿美元,不幸的是,WeWork 的营运峰值却止步于该时。
不久之后,WeWork 的辉煌伴随著财务、管理和经营模式的争议,迎向戏剧性的转变。在 2019 年 8 月,WeWork 提出 IPO 申请,但由于市场对公司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担忧,WeWork 于隔月主动撤回了 IPO 申请。
后来,WeWork 在 2021 年选择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(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,SPAC) 与 BowX Acquisition 合并的方式重新启动上市计划。该公司于 10 月成功在纽约股市上市,但此时其市值已经下降至 90 亿美元。
上市两年,市值蒸发99%
有媒体评论,WeWork 的失败可以追溯到其共同创办人兼执行长 Adam Neumann 的散漫经营风格以及软银提供的大量资金。正因为 WeWork,软银在 2019 年首次出现亏损,创办人兼执行长孙正义曾经坦承投资 WeWork是一个错误的决定。至今,软银仍然是 WeWork 的最大股东,拥有约 68% 的股权。
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,从 2016 年至 2022 年期间,WeWork 的亏损总额已积累超过 150 亿美元。更具体地看,自从该公司在 2021 年上市以来的两年间,其亏损高达 64 亿美元。令人惊讶的是,短短两年的时间内,WeWork 的市值已经蒸发超过 99%,由上市初的 90 亿美元市值急剧下滑至仅剩 1.2 亿美元的水准。
华尔街的消息释出后,WeWork 的股价在 11 月 1 日又暴跌 46.49%,仅剩 1.22 美元。
Bitasset 办公室选在 WeWork|Source:104人力银行